來源: 作者: 點擊量:2552次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甘肅建投四建集團緊跟集團總公司思路,積極探索“標準化”道路,向管理要效益,尋求效益最大化。“匠心營造、精益求精”是甘肅建投四建集團的標準化之路核心。
2016年初,《標準化工地手冊》誕生并正式投入使用,四建集團旗下“臨夏市肖家牧場棚戶區改造項目部”、“電信樞紐工程項目部”、“張掖市第二人民醫院·張掖市婦幼保健院”等多個項目部率先推廣使用,以精細的管理理念規范每一個施工步驟,以規范運行項目,以標準保障安全,以形象留住市場。
安全生產篇
安全生產是每一個項目部必須正視的問題,做好安全生產,才能保證項目的效益。四建集團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相關規范以及甘肅建投的各項條例,制定了《標準化工地手冊·安全生產篇》。
此前,81版安全生產規范要求,臨邊防護是以腳手架鋼管加扣件并輔以檔腳板等設施進行防護,正常保護高度為1.2m,防護間距為小于等于2m。四建集團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將此防護高度設置為1.3m的安全網片進行防護,遇到洞口或臨邊超過2m時,采用專用立柱,對安全網片進行連接,整體防護效果不僅安全系數得到提高,施工現場也顯得美觀大方。定型的安全網片防護,因為螺栓的安裝位置都是固定好的,如果位置跑偏是安裝不上的,所以安全網片的防護體系安裝不僅更加快捷,更是降低了技術難度,最重要的是確保了安裝的可靠性。采取這一方式,節約了人工的成本,并且消除了很多的安全隱患,節約人身安全的成本,并且由于安全網片的定型化模式,提高了安全網片的周轉率。當安全網片周轉到第3個工地時,它的成本也就收回來了,并且如果符合繼續使用的條件的話,還是項目降低成本的又一利器。
樓梯臨邊防護采用模塊式的安裝,彎頭的設計、樁柱的固定使得項目整體樓梯的臨邊防護節省了不少設備料,縮減了租賃的費用。并且配合安全網片的封閉,使項目不再是樓外通道形象,讓所有作業人員在規定的范圍內行走作業,大大降低了安全隱患,也節省了不必要的臨邊防護搭設開支。
四建集團安全生產部多次調研發現,遇到多項作業聯合施工的時候,因施工作業的要求會出現拆卸安全防護網不及時恢復,造成安全隱患的現象。四建集團在電梯洞口立面防護由固定式安裝改為轉軸式安裝,相當于給電梯井立面防護安裝了一個可以自動關門的設施,不僅安裝方便,而且可以就地取材,轉軸固定部位就是利用鋼筋打包帶進行加工的。
在架體的搭設過程中,梁板、剪力墻等,尤其是在架體的大角處非常不好搭設,首先連墻件不好處理,架體轉角處負荷不均,作業面與飄窗附近墻面過遠,密目網轉角處圍擋參差不齊,這不僅影響防護功能,還讓整體觀感大幅下降等,這些都是項目通病。但是四建集團在施行預埋Φ50mm的PVC管件、卸載鋼絲繩的拉設、延長小橫桿的長度并搭設竹跳板以及轉角處增設立桿輔助鋪設密目網等舉措之后,將這些問題一一攻克。
項目部在重要位置刷涂安全警示色是普遍做法。但四建集團在警示色上做出了創新,樓梯標識黏貼反光貼式警示色,不僅成本低廉,并且在黑夜作業更加明顯有效。
同時,垃圾滑道的設立減輕了施工人員的體力勞動強度,并且提高了清理速度,不僅提升了項目的整體形象,更減少了清掃的人工費用開支。
現場施工人員實名制指紋+臉部簽到(監控連接當地消防總隊),使管理更加規范有力。
企業文化篇
四建集團在充分理解甘肅建投VIS企業視覺識別系統后,推出了企業文化形象標準化。
四建集團將當黨務工作融入于企業。為此,四建集團通過成立項目部黨小組,黨務公開、建立黨員學習園地、進行流動黨員先進崗位評選、開辦宣傳天地等多種方式,深入到項目的生產生活當中。
四建集團在規范塔吊各項標準之后,增設標準節之間的定型化防護檢修平臺。定型化防護檢修平臺的搭設不僅規避了安全隱患,也增加了企業標識的宣傳點。
可移動式樣板展示區設立,不僅讓其他人更了解四建集團的各項標準,也讓所有觀摩人員更近距離、更深入的了解四建集團的施工工藝,同時可以周轉使用,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樓層施工負責人、臨時用電負責人等均在明顯位置設立信息牌,并且附有照片,使得責任明確到人,體現出了國有企業應有的大氣、嚴謹。
現場設立鋼筋加工區、安全通道、臨時用電防護棚、安全教育平臺、員工休息區、茶水間等的定型化制作,與企業宣傳相得益彰,使外界更加深入了解企業情況。
(通訊員:胡雷宇)